274 西伯利亚工业体系-《重生苏联》
第(2/3)页
发现油田之后,为了方便石油运输,我就向中央提交了修建石油管道的建议书,希望中央政府能够修建一道连接秋明油田和新西伯利亚的石油管道。
这样,我们就能利用鄂毕河产油区的石油资源,在新西伯利亚那里发展石化工业,兴建炼油厂和合成橡胶厂等设施,带动新西伯利亚的经济。
但是,鄂木斯克州那边也向中央提交了方案,建议修建一条连接秋明和鄂毕河产油区的输油管道,并且在秋明兴建石油化工设施,把秋明建设成一个石油化工中心。
最后,输油管道的项目被秋明争取到了,石油工业人民委员部也在那里修建了炼油厂、合成橡胶厂等石油化工设施。
在管道落成之后,这些石油化工设施也开始投入了运作,秋明提前二十几年成为了石油化工中心,而你的学姐,也就是为鄂木斯克州争取到输油管道项目的秋明市委第二书记——维罗妮卡·乌斯季诺娃同志也因此升任鄂木斯克州党委第三书记。”
卡蒂娅点了点头,说:“这么说,秋明油田的提前发现,让秋明提前二十几年发展为石油化工中心,西西伯利亚的格局因为你而改变。
而你发现油田的事情,也让维罗妮卡找到了发展的机会,她因为成功争取到了输油管和石油化工设施,改善了鄂木斯克州的经济,改变了秋明市的面貌,而被升任为鄂木斯克州委第三书记,我说得没错吧。”
“喀秋莎,”曼图洛夫亲切地,称呼了卡蒂娅的爱称,“其实我改变的,不仅仅是乌斯季诺娃同志的命运,还改变了秋明人民、新西伯利亚人民,乃至于整个西西伯利亚地区人民的命运。
我改变的,不仅仅是新西伯利亚和秋明的格局,还改变了整个西西伯利亚地区的格局。这次我去视察回来,发现西西伯利亚已经和乌拉尔地区、克拉斯诺亚斯克边疆区形成了一套新的工业体系。
这个工业体系实在是有点庞大,有点复杂,我就用坦克生产作为重工业方面的例子吧。
在西西伯利亚,有两座生产坦克的工厂,一座是新西伯利亚军工综合体里面的坦克工厂,另一座则是新西伯利亚179厂(原来是农业机械厂,生产拖拉机和收割机,战争爆发后跟斯大林拖拉机工厂一样,迅速转化为坦克工厂,生产重型坦克)。
坦克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由鄂木斯克州、克拉斯诺亚斯克边疆区,还有新西伯利亚州提供,这些原材料会送到新西伯利亚的金属加工厂里,制造成坦克的零件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