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2.第171章 天机老人-《综武:我的熟练度面板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第171章  天机老人

    天山缥缈峰。

    缥缈峰海拔不高,没有冰雪,反而多雾,一年中倒有半年无法看清山中面貌,所以叫做缥缈峰。

    天山有大雕,名曰灵鹫。这也是天山灵鹫宫名称的由来。灵鹫翅短掌宽,不善飞行却善奔跑,人还未至,已听得那灵鹫高昂的叫声传来。

    大雪纷飞的北疆,放眼望去全是漫无边际的白。

    宁休策马,在这寒风呼啸的雪原里行着,中途碰见了个小镇子,就百来口人,以打猎和采雪莲为生计,宁休听说镇上有些人曾经去缥缈峰帮灵鹫宫采雪莲,他便想问灵鹫宫怎么走。

    谁知被问话之人闻之色变,忙闭口不谈,宁休拿了不少银子他才肯透露些消息,用手指指了个方向,翻几座山,过几条谷才能到。

    “灵鹫宫”远在天山缥缈峰,经过几十年的经营,却悄悄控制着中原至东南沿海大多数江湖帮会。所以江湖上谈起天山灵鹫宫,不谈“天山”,往往用“宫里”代替。

    驻地不在雪山峰顶,而是在天山南麓一处温暖湿润的所在。众多弟子居住于此,“灵鹫宫”实际上既是集市、也是城堡。因为方圆百里皆是其控制范围,所以“灵鹫宫”从未经过刀光剑影,一派安乐祥和景象。

    天山童姥是天山的神,见过她面目的人少之又少,大多数人只是从血腥的江湖故事里听到过这个恐怖的名字。

    当然,这些都只是宁休自己记忆中的灵鹫宫,天山童姥。

    而综武世界当中的灵鹫宫,确实和宁休记忆当中的设定相符合,表面上是一个隐世门派,基本不与外界交流,活动范围就在天山山脉一带。

    只因天山北有传承数百年的天山派,南是蒙古国,东有西夏国,西是外邦国家,无论是从哪个方向扩张,对于灵鹫宫都是极为困难的。

    所以灵鹫宫舍近求远,暗中在苗疆和东海一带扶持势力。

    正当这样想着,外边忽的传来吵闹声。

    原镇上许多民众都揣着手聚集到一处小客店门口看热闹。或许是小镇以往的日子过于乏味了,外来的人的出现引起了众人的瞩目。

    来者是一老一少。

    老人年过甲,瘦小的身子上罩着件宽广肥大的袄子,或许是为了御寒,又套了件极不合身的大衣,腰上紧紧的勒着条麻绳裤带,像是想要将袄子贴合下去,满头的白发被扎成了一条条麻似的小辫,尾端系着红绳,很是惹眼。

    他面容清癯,凹陷塌瘪的两腮,立马就跟陷下去了一样,脸骨毕露,瘦的厉害,下颌留着一簇山羊胡。

    可老人的这双手却极为的不大寻常,大的惊人,五指骨节粗壮凸出,手背筋络贲张,根根分明,掌身厚实非常,异于常人。

    人虽老,可他一双眼睛却精光灿灿,不似那些老迈痴呆之人。

    且说那个姑娘。

    那是个穿羊皮大衣的姑娘,扎着两根黝黑粗长的辫子,珍珠儿似的眼睛活泼极了,圆圆的脸蛋泛着两抹红晕,像极了熟透的苹果。

    这一老一少爷孙二两人走进了小客店,要了壶热茶,半响,他又向掌柜,说明了来意。

    得到同意后,老人开始说书。

    “话说这漠北有个剑客叫燕十三,他可了不得……”

    这天越来越冷了,小镇里的人都闲,听得来了两人在说书,纷纷揣着手喝着热茶围着火炉听起来。

    北疆的人因天险封闭,许多人都不曾去过天山以外的地方,所以当老人说起别的地方的故事时,他们都听得津津有味。

    老人说着书,那小姑娘她应和着老人的话语,时不时吆喝两声,赢得满堂喝彩。

    楼外大雪纷纷,天地洁白,楼里热闹喧天,一个门扇仿佛隔了两个天地。

    不知道什么时候,外面呼号的风雪里,兀的多出个脚步声,咯吱咯吱,像是踩在雪地里,深一脚浅一脚的走着。

    但就在路过茶楼的时候,脚步声忽的停了。

    门扇吱呀一声开启,原是宁休回来了。

    “哎呦,您快把门关着点,可冻死人了!”

    听客见那人还在门口站着,忙招呼了一句。

    “好。”

    宁休笑着支应了一声,把门合得严实,和那些听书的人一样坐着,饶有兴趣地听着老人讲燕十三,讲少林,点苍派……

    时辰过得很快。
    第(1/3)页